從8年前開始推動「高雄厝」第一代,迄今,已進化到第四代「高雄厝3.0」,高雄這幾年來推動的「高雄厝」,讓建築物呼吸,領先其他縣市,開創更多綠化空間、更多氧,還貯存雨水,以新型態建築迎接極端氣候變遷的挑戰。
高雄市政府今(17日)由副市長李四川宣布推動「高雄厝3.0」幸福建築,除了延續前三代的節能減碳精神,並把以往單一個案申請的方式,點狀的散布行政區,改為「區域示範」,並擇定中都重劃區及亞洲新灣區,做為高雄厝3.0優先示範區。
李四川表示,高雄厝計畫鬆綁法規,內容從點、線逐漸擴大到面,例如加大陽台、加強綠化,屋頂設置光電吸收能源,用以節能、蓄水,從建築物開始改變,成為小型滯洪池,節能減碳、降低災損,以因應氣候變遷。
他說,2014年他當行政院秘書長期間,對於高雄市走在全台之先推動高雄厝,為高雄創造良好舒適的環境,理念及立意都非常好,便大力支持,「沒想到之前種下的種子,此刻親眼看到在高雄開花結果。」